赖声川启用涉毒演员屈中恒,导演责任大,还是演员责任大?

admin2025-08-23  0

在被观众于8月13日的《宝岛一村》观众分享会上贴脸质问之后,虽然赖声川一直没有正面回应,但其影响已经出现:原计划于8月22日和23日于北京演出的《宝岛一村》临时换角,原定由屈中恒饰演的老赵,如今改由杨智斌出演,而原定于8月29-30日,于无锡大剧院演出的《宝岛一村》,也已经取消了。

当然,这也许只是一个开端,这起冲上热搜、被全网热议的事件,所带来的长尾效应,还不止于此。这场戏剧性的冲突,也将这位华语戏剧界“泰斗”推向舆论风口浪尖。由此也让人不得不反思,赖声川明知道屈中恒是涉毒演员,依然和他合作了将近二十年,在自己的多部作品中担纲男一号,错在赖声川,还是屈中恒?在这个时刻,谁最应该出面说明和道歉呢?

争议焦点人物屈中恒的涉毒历史并非秘闻。2006年,他因吸食大麻被台湾警方调查,2007年服刑三个月,其劣迹甚至被央视专题报道。但现实却是,服刑出狱不久,赖声川就开启了和屈中恒的合作,至今已持续十七年,

按照中宣部《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涉毒艺人明确被列为“禁止复出”范畴,中国演出行业协会《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》更规定“涉毒艺人终身不得参与演出”。《宝岛一村》却对此置若罔闻,明知故犯,让知道真相的网友和观众们瞠目结舌。

责任厘清:导演的审核义务与演员的道德瑕疵

从法律与行业规范层面审视,导演团队显然承担着更重的责任。根据大陆演艺行业规定,聘用方负有对演员背景的审核义务,尤其是涉及公共演出的项目,必须严格筛查是否存在劣迹记录。赖声川作为知名导演,其团队理应对大陆“劣迹艺人零容忍”的政策有着清晰认知。但事实却是,他们不仅长期启用有涉毒前科的演员,在事发后还试图通过“追查提问者身份”“删除质疑评论”等方式压制舆论,这种行为已超出单纯的艺术选择范畴,涉嫌对监管规定的刻意回避。

从演员角度看,屈中恒从未主动向大陆观众披露前科,客观上构成了信息隐瞒。涉毒行为不仅触犯法律,更对社会价值观造成伤害,公众人物理应承担额外的告知义务。尤其当演出面向大陆市场时,需充分了解当地对劣迹艺人的特殊规定,而非依赖制作方的审核把关。不过相较于导演团队的系统性失职,演员的个人道德瑕疵处于次要位置——毕竟若无制作方的聘用与庇护,涉毒艺人本无重返舞台的机会。

谁该道歉:从个案追责到制度完善

事件发酵过程中,赖声川团队的舆情应对堪称反面教材。从最初的傲慢回应到后续的沉默处理,暴露出商业利益对艺术良知的侵蚀。

在这场舆论风暴中,最该站出来道歉的无疑是导演赖声川。作为项目主导者,他需要为三重过失负责:一是审核机制的严重失职,未能履行对演员背景的审查义务;二是面对质疑时的傲慢态度,用“没什么好谈的”回避公众监督;三是事后的冷处理行为,违背了文艺工作者应有的坦诚态度。这些行为不仅伤害了观众情感,更动摇了公众对戏剧行业的信任。

屈中恒也应就隐瞒涉毒前科向大陆观众致歉。改过自新值得肯定,但诚信是公众人物重建信任的基础,主动披露而非被动曝光,才能体现真正的悔悟。此外,相关文化审批部门也需反思监管漏洞,建立更透明统一的审查机制。

艺术或许需要包容,但绝不能没有底线。涉毒行为直接挑战法律红线与社会公序良俗,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“艺术豁免权”。赖声川事件,无疑为大家敲响了警钟,他和屈中恒是否会有人出面道歉,又是谁先出面道歉,我们不妨拭目以待。

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:http://182.44.5.115/yule/1755936119a38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