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李啸天
对于“成龙电影”,我们一路盘过来,刚刚好在《警察故事》这里盘到了后来大家熟悉的“成龙电影”。
所谓“成龙电影”,是成龙一路摸索过来的独特的风格,专属于成龙。
最初,成龙跟着罗维,拍了多部古典武侠片,一路扑街,成了票房毒药。这种古典的武侠风,属于狄龙、岳华,明显与成龙无缘。
后来,成龙被吴思远借去,拍了《蛇形刁手》《醉拳》,一举成名,成为当红炸子鸡。成龙风格,在这里开始有了雏形,那就是动作喜剧,在硬派动作里揉入喜剧元素,使影片变得轻松变得好看。
因《醉拳》而遭到“嘉禾”挖角,成龙从“罗维影业”跳槽进入了“嘉禾”。有了大厂的加持,成龙可以遵循自己的心意去拍片了,而且有了“预算无上限”的谕旨,接下来两部《师弟出马》《龙少爷》,继续走民国功夫流,还是吴思远留给他的那一套。但是新浪潮凶猛,“新艺城”推出的《最佳拍档》,明显教育了成龙,告诉他民国功夫片此路不通。不过,也让他打造出了“成家班”,完成了原始积累。
“嘉禾”为了应战“新艺城”,外部联合老对手“邵氏”,搞影片联影,想要以量取胜,扼杀“新艺城”,但如意算盘没打响。回过头来,“嘉禾”开始内部挖潜,将内部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洪金宝、成龙、元彪捆绑起来,组成“嘉禾三宝”,开发出了《奇谋妙计五福星》系列,然后分开来,洪金宝为主开发了《快餐车》,成龙为主开发了《A计划》,“嘉禾三宝”继续合作,经过一系列磨合,成龙脑子转得飞快,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。
《A计划》是雏形,《警察故事》成为集大成者,将之前成龙风格的各种元素都集合在了一起,全新风貌的“成龙电影”终于形成了。
这种风格,首先是动作喜剧,以后几乎所有的成龙电影,都带有很强的幽默性,所谓“家具城战神”,就是他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,随心所欲地取物,打斗动作就像杂耍一样,在轻松搞笑之间搞掂。其次,是高难度实拍的动作,自《A计划》开始,成龙成功开发出了高难度、搏命的动作戏,甚至拍电影先设计动作然后再有剧本,故事围绕动作设计走。再次,是永远的正能量,坚决不搞低俗桥段,有也是剧情需要,蜻蜓点水,绝不深入。最后,影片采用明快色彩,快节奏剪辑,让影片看起来紧凑刺激,张力十足。
成龙自1978年的《醉拳》开始红,然后经过6年的摸索,到1984年的《警察故事》最终找到了自己的风格,再然后又一红就是30年,周期之长,整个华语圈找不到第二个。“双周一成”中的周润发,从1986年的《英雄本色》开始红,到1995年拍完《和平饭店》前往好莱坞发展,不过是红了10年。周星驰从1990年的《赌圣》开始红,到1993年的《济公》泄势,真正全面爆火的时间也不过3-4年时间。周星驰在那三四年间,拍啥啥火,《济公》哑火,随后的《大话西游》也哑火,他常胜冠军的头衔就此消失了。只有成龙,是一红就红了30年,独一份。整个好莱坞,大概也只有一个“小李子”能够做到这一点。
但是,成龙终究是老了。
很难想象,成龙与国家主席居然是同一年的人。
早在《急先锋》的时候,那个搏命的成龙就通过一个桥段,在楼上欲跳未跳,让一个保安出来告诉他那边有楼梯的方式,终究是没有跳下去,就这么以调侃的方式宣告高难的动作,他再也做不了了。
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龙迷,也知道正宗的“成龙电影”,怕是再也看不到了。
英雄迟暮,嘘唏不已。
结果,
万万没想到啊,万万没想到。
一部谁也不看好的《捕风追影》,居然成为了“黑马”,一黑到底,成了成龙近20年来的最佳电影。
一个很不“成龙电影”的“成龙电影”横空出世了。
之前之所以不看好《捕风追影》,在于大家都知道成龙老了,一是搏命的动作再也做不出来了,二是对身体灵活性要求极高的杂耍打斗动作,他也做不出来了。一个身体条件不再成龙化的成龙,还能怎么拍呢?
再就是,《捕风追影》改编自港片《跟踪》,也让人哑然失笑,原作上映于2007年,那时尚未走入信息时代,警察办案还需要笨拙的人盯人的土办法。而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,天空到处都是摄像头,天眼无处不在,“跟踪调查”这种土掉渣的方法早就被淘汰了。《捕风追影》居然改编一部完全过时的影片,怎么玩?当然不看好。
还有,导演杨子,手上从来就没有一部真正火爆的作品,他翻拍《跟踪》,搭眼一瞥实在太像是赔钱卖吆嗬。成龙近些年的作品不都这样嘛?
在观众看来,近些年来,成龙就透支光了他所有的信用,跟其他港片一样,不扑街就很不容易了。
就这样,《捕风追影》在上映之前,几乎不被任何人看好。
但是,
但是
但是,它上映之后,却逆袭了。
成龙,居然翻身了。
成龙,居然玩出了新花样。
天呢。
这一次,成龙放弃了传统的“成龙电影”的风格,而是玩起了硬核。
一个熟悉的成龙消失了,一个不熟悉却好看的成龙上线了。
《捕风追影》里的成龙,不仅不是不能打了,反而是超级能打,还打得生猛,打得凌厉。他不再玩杂耍,不再是一对多,没有了以前随手操起任何物件都可以当武器,进行格挡与攻击,也没有了动辄被打得很痛,然后实现绝地反击的打斗模式。也没有了危险系数极高的搏命动作。在这部片里,熟悉的成龙消失,他改头换面,换了一种风格,丢掉了之前所有的元素,开始了硬核打斗,每次就是一对一的对打,然后在有限的空间里,以死相搏,拳拳到肉,打得粗野而生猛,威力十足。
成龙这把年纪了,居然来了这么一下转变,让人猝不及防。
唯一的缺点,大概是太老了,如果再年轻一点,可能效果会更好。
说白了,自《A计划》《警察故事》形成的“成龙风格”,那种花拳绣腿的喜剧动作风,已经过时了。自《谍影重重》开始有了干净利索的打斗,一交手能一下解决问题的绝不拖泥带水,这种风格原本是因为马达·特蒙非动作演员,为了扬长避短,干脆弱化了打斗戏,结果阴差阳错,反而掀起了动作片的新潮流。
等到《007:皇家赌场》,硬派的丹尼尔·格雷格开始玩了硬核打斗风,抛弃了之前007的科幻风,转走硬核系,这样就夯实了硬核打斗风格的流行。到了《疾速追杀》的横空出世,彻底将硬核打斗凝聚成了一股狂潮,也彻底改变了全球动作片的格局。曾经领先好莱坞的香港动作片,则因为不思进取,全面落后于国际局势了。
连备受赞誉的《战狼2》,动作指导也是《疾速追杀》剧组请来的,反而不是香港的动作指导。香港方面甄子丹在崛起的过程中,倒是在《杀破狼》《导火线》里玩了一下硬核打斗,也制造了经典名场面,可是到了《叶问》,反而走上了复古风,再次玩起了“硬桥硬马”的打斗风,尽管打起来也是拳拳到肉,但是依旧有套路,依旧有花架子,这种逆潮流而动的拍摄方式,只适合《叶问》,但它带歪了香港动作片的方向,以至于再无进步,脱离国际潮流越来越远。这个问题,等到下面甄子丹篇里再细聊。
《战狼2》VS《叶问》,大陆动作片已经全面领先香港动作电影了。
《战狼2》是非常好莱坞化的电影,拥有国际化视野,吴京很懂得潮流,最终成为票房王,绝非浪得虚名,人家可是正经的国际化操作,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团队。
这一次,《捕风追影》完全符合国际最先进的动作片潮流,彻底抛弃了成龙原有的那一套,因此一下子变得好看了。
因此,尽管依旧是“成龙电影”,却是全新的“成龙电影”,是完全不一样的“成龙电影”,成龙这一次带来了新东西,难得一见,殊为可贵。
甚至,完全想不到的是,同样七十挂零的梁家辉,居然也变身为动作演员,打得也极其精彩。尽管在转身时,很明显可以看出他的动作是替身演员完成的,但是正面的动作戏份,还得梁家辉来做,他还是付出了不少牺牲的。
上一次看梁家辉饰演动作片,还是遥远的《新龙门客栈》,没想到40年后,居然再一次看到梁家辉来演动作戏,而且打得异常好看,太不容易了。
梁家辉岂止能打,全片的演技都靠一个人撑了起来。作为片中的大反派,他强大的气场,统摄了全片。在任何一个有他出场的镜头中,都写满了算计与诡诈,气焰八丈长。
至于女一号张子枫,其实她不适合这个角色,个子太矮小了,压根撑不起戏来。片中说她是成龙搭档于荣光的女儿,其实很明显差辈了。无论是成龙还是于荣光,都可以做张子枫的爷爷了。最主要的是张子枫以演技成名,但本片完全没有呈现出应有的演技来,全程一张扑克脸,生冷干硬,自始至终都板着一张面孔,好像全世界都欠她东西一样,演技何在?而且,张子枫玩打戏,也是无论她如何努力,都不成样子。身材实在过于瘦小,这种体格,还打什么打。在绝对实力面前,任何技巧都是白费,毫无用处。她能打得过谁呢?
《捕风追影》改编自上映于2007年的《跟踪》。原片由银河映像出品,游乃海导演。
原作算不上特别优质。它是当年银河映像继《PTU》将香港警方中的“机动部队”搬上银幕之后,继续开发警种电影的一部分。香港影视里,那时候基本上将警方的各个部门,都分门别类地搬上了大小银幕。《PTU》之外,像“O记”(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(OCTB)有黄日华、陈锦鸿主演的《O记实录》;刑事情报科(CIB)有林保怡、伍咏薇主演的《刑事情报科》;“飞虎队”(特别任务连(SDU))有萱萱、马德钟主演的《飞虎》;鉴证科(IB)有欧阳震华主演的《政法先锋》;机场特警组(ASU)有张振朗、蔡思贝的《机场特警》;警察谈判小组(PNC)有欧阳震华主演的《谈判专家》;廉政公署(ICAC)有古天乐主演的《反贪风暴》;毒品调查科(NB)有林峰主演的《雷霆扫毒》;警校(DTS)有薛凯琪主演的《学警出更》;交通部(TBHQ),《警察故事》成龙饰演的就是小交警,《逃学威龙》里的周星驰也是。
能被开发的警种,基本上都被开发过了,银河映像先是开发了《PTU》,将警方“机动巡逻部队”搬上了大银幕,结果上映后票房与口碑双爆。香港电影就是这样,既然赢了,那就要继续开发。于是,一边纵向续集,一拍就是多部。另一边,是在同一路径上寻找新的可以开发的警种,然后就发现了“警方跟踪队”值得开发一下,于是就有了《跟踪》,由导演游乃海的女友徐子珊主演,配戏的是任达华、梁家辉。
看吧,公然徇私情,就是让自己女朋友来演。
《跟踪》的故事,既然是开发“跟踪队”这一警种的内幕,故事就以跟踪队如何展开行动为核心展开,讲的徐子珊以新人的身份入警,带着观众浏览了跟踪队如何行动的过程。
说白了,《跟踪》很像一部宣教片,就是为“跟踪队”作宣传的。但是,那个时候是银河映像的全盛期,在杜琪峰的掌控下,创作力爆棚。游乃海是银河映像里金牌编剧,写过《暗花》《暗战》《PTU》《黑社会》《毒战》等经典影片的剧本。
《PTU》原本就是他开发出来的剧本,《跟踪》交给他全权负责,不在话下。
也因为是游乃海,《跟踪》的剧本写得不错,将“跟踪队”如何配合抓贼的行动,讲述得淋漓尽致。它通过徐子珊的成长过程,以及反派梁家辉卓异的演技,将整部影片带了起来,最后赢了口碑与票房。但整体表现不如《PTU》。
好剧本被韩国抓了过去,于2013年翻拍成了《绝密跟踪》,由薛景求、韩孝周、郑雨盛主演。故事格局基本上与《跟踪》大差不差,只是场面上完成了升级。尽管故事也通过女主角韩孝周加入韩国警方“监视者队”的工作展开,但是它已不再是一部宣教片,不再是警花成长记,而是将核心放到了如何抓贼上。将薛景求的戏份加重加大,同时也加重了郑雨盛饰演的反派的戏份,将正邪双方的对立更为明确化,更为紧张刺激,韩孝周不再稚嫩,甚至有了不俗的动作戏。薛景求、郑雨盛都有动作戏,整个故事变得好看了很多,这一版改编比原版上升了一个档次,比《跟踪》好看多了。
现在,《捕风追影》再一次对《跟踪》进行改编,而且综合了《绝密跟踪》,将动作场面进一步升级,故事格局也全面升级,连故事都大变了样子,变成了彻底的全新版本。
等于是《跟踪》是1.0版,《绝密跟踪》是2.0版,《捕风追影》直接变成了5.0版,直接提升了两个量级,不是简单的3.0版。
毕竟,在信息化时代,“跟踪队”已经在香港警方里撤编了,不存在了。而且,匪徒直接冲进金店里抢金子、钻石的戏码也过时了。天眼之下,逃无可逃,已经不会有这样的笨贼了。
《捕风追影》的改编,按说是挺难的,但是它做到了。片中的犯罪干脆就围绕信息化时代来展开,抢夺的不再是街边金店,而是网络空间存在的虚拟货币。
只要能够躲过天眼,将虚拟货币的密码抢走就行了。
所以,在《捕风追影》里的此沙饰演的双胞胎兄弟中的弟弟就成了顶级电脑高手,可以与警方过招的超级黑客。而哥哥则是身手敏捷的悍匪。
此沙这种帅小伙,居然演起了反派,而且还是很帅气的悍匪,这一招就令人没有想到,也起到了不俗的效果。电影院里的小姑娘看到此沙都会惊呼一下好帅。
有趣的是,梁家辉在《跟踪》里饰演了大反派陈重山,这次在《捕风追影》里再一次饰演了同样的角色,依旧是超级大反派,名叫傅隆生。名字不一样,也算一种区隔了。而且,同样的梁家辉,他也完成了自我升级,非常厉害。
前次在《跟踪》里,明明是街头悍匪,梁家辉却玩起了头脑,看起来文质彬彬。靠演技将警方玩得团团转。这一次,年纪不轻的梁家辉看起来又要玩头脑,谁知道他不仅有脑子,居然还十分能打,以一敌十,简直是绝地战神,打戏异常精彩。
至于成龙,因为年龄的问题,在片中饰演的是一个已经退休的老警察,被警方请回来帮忙的。因为曾经的“跟踪队”已经解散,如何调查悍匪,只得临时组建一个全新的“临时跟踪队”,所以成龙的经验完全派得上用场。
故事与角色的改编,完全说得通。甚至,影片将故事放到了澳门,不再是大家都熟悉的香港场景了。
原以为改编会很有违和感,但《捕风追影》却做到了,强大的改编,以及场景与人物的异化,还将违和化成了吻合,无论故事还是角色,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了。
例外的是张子枫了,新的故事中,她的这个角色甚至可以删去,都不影响故事。因为所有的看点都集中到了成龙与梁家辉的身上去了,多了一个张子枫,反而碍手碍脚。《跟踪》里的绝对主角,到了《捕风追影》中,给虚化掉了,改的也不错。
至于其他的,就不多说了,电影正在上映,很值得一看,就去就对了。
完全没有想到,有生之年,居然还能成龙大哥还能拿出力作。唯一的遗憾,就是太老了,再年轻一点就好了。
毫不客气地说,《捕风追影》是成龙自2000年以来,最好的影片,没有之一。
如果非找个坐标系来对比一下的话,《捕风追影》大概可以一比是丁晟导演的《解救吾先生》,它还达不到《无间道》那种救市的程度。
丁晟算不上一名好导演,他的作品大都很中庸,但是《解救吾先生》绝对是一部优质佳作。杨子也是如此,他之前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烂片,但《捕风追影》大大改观,就像《解救吾先生》之于丁晟一样。丁晟是只此一部,然后又泯然众矣。
《捕风追影》之于杨子,也有可能像《误杀》之于柯汶利一样。后来,柯汶利又拿出了《默杀》,一举奠定了他的灰暗系的“杀系列”。如果杨子下一部也能拿出好作品,那就是又一个柯汶利横空出世了。
希望如此。
投稿、合作、加入读者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