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一部鱼叔期待已久的男神新片终于上线。
「抖森」汤姆·希德勒斯顿,冲奥之作。
实不相瞒,抖森是鱼叔的心头爱之一。
儒雅,却有斯文败类的潜质。
贵气,又藏不住的哀伤脆弱。
更不用说长腿、苏音、大海一般的眼睛....
当然最重要的,演技不错。
奈何,作为英国男神赛道里的人气选手,抖森多年来一直被困在漫威宇宙里。
至今没啥重量级的奖项认可,着实有点遗憾。
一方面是竞争对手们太强。
好莱坞英国男神们任拉一位出来都能搏得尖叫一片。
另一方面,是没碰到能打的作品。
于是,这部新片成了押宝大作。
毕竟,作品改编自史蒂芬·金的高口碑作品。
此片去年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,首批观众反响热烈,说这片拼得过《爱乐之城》。
难道真的是奥斯卡预定?
来吧,一起瞅瞅——
《查克的一生》
The Life of Chuck
谜
这部电影改编自史蒂芬·金的同名短篇小说。
史蒂芬·金的大名,影迷们应该耳熟能详了。
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,很多都成为了影史经典。
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《闪灵》《危情十日》《伴我同行》《绿里奇迹》《魔女嘉莉》......
他的作品类型多变,叙事诡谲,情节走向总是令人出乎意料。
有时悬疑惊悚,有时又温情动人。
更多时两者兼具,用一个个充满魔力的谜团,引领读者打开心灵的答案。
这部《查克的一生》同样如此。
电影开篇,就透露着一股灵异感。
世界末日来临,各地不断遭遇地震、海啸、洪水、森林大火......
昨天见到的人事物,今天就有可能荡然无存。
只有一个人例外——
查克。
不知何时,到处都有印着「感谢查克」的广告画面。
楼房倒塌,还有街边的长椅。
地上没地儿,就转移到天上。
网络中断,还有广播和报纸。
所有电视台都停工了,「感谢查克」的画面还在滚动播放。
甚至,全球大面积停电陷入一片漆黑。
只有查克广告的灯箱,仍在幽幽地泛着蓝光。
诡异的是,查克无处不在,却没人认识。
他的穿着像个银行会计,但银行的工作人员说,并没有查克这号人物。
好奇的人接连询问,同样得到否定回答。
直到星辰坠落,世界真的毁灭。
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,知道查克的来历和身份。
故事就这样结束了?
不。
下一个画面,39岁的查克躺在病床上,已是弥留之际。
世界没有毁灭,只是查克要死了。
那刚才发生的一切又是怎么回事?
电影没有选择直接揭秘。
而是另起一章,讲述起查克死前九个月发生的一件事。
查克出差完成公事,正准备回酒店休息。
谁知路遇一位表演架子鼓的街头艺人,他突然停下脚步,随着鼓点,优雅地跳起舞来。
二人合作竟出奇得默契,围观的人越聚越多。
还有一位小姐妹加入,街头生生变成了演出现场。
一切结束后,三人为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相遇愉快交谈。
而后灯光暗下,各自分别。
故事在此刻停下,再次进入下一幕。
第三段,时间回到了查克的童年。
讲述他在父母意外去世后,和外公外婆相处的故事。
仔细看,先前诡异故事的答案,似乎就藏在查克的童年中.......
解
电影看上去很玄乎,甚至让很多观众高呼看不懂。
其实单说故事,并不难理解。
只是史蒂芬·金在叙事上玩了两个小花招。
一是 倒叙。
三幕情景分别是查克的濒死、中年、童年三阶段。
顺序反过来看,查克的一生才会清晰起来。
在第三幕中我们看到,查克从小就活在「死亡」的阴影之中。
在他很小的时候,父母就因为车祸去世,一同带走的还有尚未出生的妹妹。
查克从此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。
长大的过程中,他又接连经历了外婆、外公的去世。
而在处理外公遗物的时候,查克意外发现了一把神秘的钥匙。
而这把钥匙,可以打开家中他从未踏进去的阁楼房间。
查克小时候,外公有次在酒后说漏了嘴,说阁楼里满是幽灵。
他曾多次在屋里见到不同人的惨状,其中就包括查克的父母和外婆。
而后这些人竟真的一一死去,像预言,也像诅咒。
甚至,外公在阻止查克偷看阁楼时,再次意外望见阁楼房间。
那一次,外公看见了自己的死亡。
纵然恐惧,但对于真相的好奇心,还是让查克打开了阁楼的门。
终于,他知晓了一切。
房中,不知几岁的自己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。
然而转眼间,这景象又消失不见。
那一刻查克才明白,这是一间可以预知死亡时刻的阁楼。
而查克,确实在第一幕结束时死去。
二是精神投射。
看完全片再回味第一幕,我们才明白,所谓的世界毁灭其实就是查克死前脑中的意识具象化。
查克童年时,曾在文学课上遇到一位十分特别的老师。
老师生动地讲解了一句T·S·艾略特的诗,令他终生难忘。
「我何其广阔,可包罗万象」
老师告诉他,一个人即是一个宇宙。
那时的小查克就在想,当人死去,他建造出的那个宇宙又会如何。
开头世界毁灭的景象,即是查克用亲身体验给出的回答。
仔细看,查克宇宙中的人和景象,都能在现实成长过程中找到对应。
情侣老师、滑旱冰的小女孩、为爷爷办葬礼的殡葬人员......
都是史蒂芬·金埋下的解密钥匙。
而第二幕中的街头舞蹈,也是查克内心最深的渴望。
查克最亲的外婆,时常在厨房起舞。
那是查克在父母妹妹车祸死去后,体会到的为数不多来自家人的温暖光亮。
查克锻炼出的卓越舞技,还让他跟一位喜欢的女孩参加了舞会。
惊艳四座的快乐,让查克久久陶醉其中。
看得出来,查克的一生短暂且不复杂。
将这样一个人的人生用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拆解,难道是为了单纯炫技?
其实不然。
创作者想要的,是将宏大注入平凡个体的反差感。
以此告诉每一个平凡人,谁都可以成为掌握星辰毁灭的宇宙主宰。
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,都是这个宇宙拼图的一个碎片。
从开头埋下的诡异悬念,则是为了激发观众拼凑这个平凡人全貌的好奇。
但,电影的结束,并不代表拼图的完整。
我们将在最后一幕中,唤起更多对查克的疑问。
比如,既然他早已预知到自己的死亡,为什么没有追梦成为一名舞蹈演员,而是听从外公的务实建议,成了一名会计?
还有,查克宇宙里中为什么没有亲人家人,而是一面之缘的诸多面孔?
以及,童年故事篇章里包含了查克死前给妻子的记忆讲述,明确说出有些不能说出口的秘密,这些秘密是什么,又为什么不能说出口?
当然,我们想要答案,又未必真的需要那些答案。
就像片中的一句反问:
「即便知道答案,美好的事情会更加美好吗?」
生命的意义,比起一个明确答案,或许更在于起舞的那一个瞬间。
活在每一个当下,才是人生最好的答案。
舞
史蒂芬·金的诡谲叙事带来了观影趣味性。
但电影最亮眼的,还是抖森的表演。
更准确的说,是男神跳舞。
片中查克街头舞蹈的片段,在缓缓的叙事中显得分外耀眼。
小心翼翼地停下,略带羞涩的邀请,与热烈肆意的舞步对比,让当街的暖阳都显得更为明亮。
作为老舞台剧演员,跳舞对抖森来说不是难事。
他的舞姿不仅轻盈自如,而且颇具感染力。
这也是为什么让观众联想到了《爱乐之城》。
当然,不仅仅是跳舞本身。
起舞,在整个故事里的内涵中,也是汹涌生命力的表达。
事实上,全片的三次起舞,都是查克人生中掀起波澜的时刻。
第一次,是外婆从丧女之痛中重拾生活热情,在厨房拉着小查克起舞。
第二次,是查克克服自卑,在舞会上牵起了喜欢女孩的手。
连结束后查克都还意犹未尽,独自一人在操场上继续着舞步。
那一刻,查克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:
「宇宙如此辽阔,它包罗万象,其中也包含了我,而在这一刻,我很棒,我有权利感觉自己很棒。」
最后一次,便是那次街头舞蹈。
不久之后,查克病重,那是他此生最后一次起舞。
也是在那时他才明白,起舞的瞬间才是生命的意义。
就像尼采在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》所写:
「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,都是对生命的辜负」
当然,这个舞蹈可以具象,也可以抽象。
就像这个故事,可以是现实,也可以是想象。
但鱼叔最后还是希望抖森的起舞,能换回一座璀璨的奖杯。
不过即便未能如愿,我们也知道,舞蹈与表演终将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