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克的“奇幻三部曲”,另类武侠从没人超越过

admin2025-08-16  2

本文作者:李啸天

1980-1985年间,徐克身在“新艺城”,成为著名的“新艺城七怪”之一,迅速打出身价,凭借执导的《鬼马智多星》《最佳拍档3》两部卖座大片,一跃成为香港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导演之一。

《鬼马智多星》,不仅一举奠定了徐克的大导地位,还一举奠定“新艺城”的新巨头定位,徐克也因为鲜明的执导风格一举拥有了“鬼才导演”的称号。他执导的《最佳拍档3:女皇密令》,再创电影票房新高,片中各种奇思妙想,各种发明创造,让人大开眼界,让徐克天马行空的执导风格得到初步释放。

不过,七怪的集体创作模式,严重限制了徐克的个人创造能力,束手缚脚,使得他很不自在,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并不喜欢拍喜剧片。可是,“新艺城”的大老板麦嘉又不允许他乱来。

徐克要想遵从自己心意,执导自己想要的风格,必须自寻出路。

这个时候,徐克的隐形恩人再次向他招手了。

这个恩人就是吴宇森。为啥是隐形?为啥是“再”?

要论成名,吴宇森老早就混迹于邵氏片场,作为张彻的得意门生,成名很早。只是,在山头林立的旧电影格局之下,吴宇森也没能顺利发展成为顶流,可惜了。

前面说过,“新艺城”的开山之作《滑稽时代》,导演居然不是“新艺城”自家人,而是摇来了一位帮手,叫吴尚飞,前来执导,结果100成本买到了520万票房,大赚。

这吴尚飞也是厉害了。但是,他却没能成为“新艺城七怪”之一,为啥?因为这吴尚飞就是吴宇森,当时他与“嘉禾”有合约在身,不能私自外出为外埠拍片。为了避嫌,才改名吴尚飞,为初创的“新艺城”打响了第一枪。

吴宇森对于“新艺城”的贡献不止于此,因为自己身上有“嘉禾”的合约,不能加入“新艺城”,吴宇森觉得颇有遗憾,于是就推荐了他认为的一名潜力新秀给了麦嘉,那就是徐克。

那时候,吴宇森与徐克并不认识。吴宇森只是看了徐克的“混乱三部曲”,觉得徐克是真正的人才,导演功底不俗,值得推荐,就向麦嘉推荐了。徐克成为“新艺城七怪”之一,其中有吴宇森的功劳。

这还没完呢。

当吴宇森听说徐克想要单独拍片,麦嘉又不允许的时候,再一次出手了。吴宇森不是身在“嘉禾”嘛。于是,他就说服“嘉禾”高层,约见徐克,双方合作拍摄一部新作。

这个时间,是1983年,当时徐克手上真正卖票房的只有《鬼马智多星》。但是大导演的潜力,已肉眼可见。不过,前面他手上还有三连扑的“混乱三部曲”,请他做导演还是有风险的。

何况,此时的吴宇森在“嘉禾”体系内,腰杆子也不够硬。

1980年,吴宇森为“新艺城”拍摄了《滑稽时代》,拿到520万票房,位列当年票房榜第5位。为自家老板“嘉禾”拍摄的《钱作怪》,拿到415万,位列第6位。

圈子那么小,你吴宇森跑到对家去拍片,何冠昌那种老油条肯定是知道的,好在《钱作怪》没差到哪里去,票房榜位置算是旗鼓相当,也就没说啥了。而且,推荐徐克,邹文怀与何冠昌还是亲自接见的。

到了1982年,吴宇森就有些不太妙了。由他执导的《摩登天师》,票收446万,看似数字不少,但是在风云突变、水涨船高的香港电影市场,这个数字只占到票房榜的第28位。同年,还是他执导的《八彩林亚珍》,票收460万,位列第26位。要知道,首部《林亚珍》上映于1978年,尽管票房只有271万,但是位列当年票房榜第7位,那可是大赚,赢得相当漂亮。

两连扑,吃了一个大瘪,吴宇森有苦说不出。更惨的是接下来他还要扑、扑、扑,连续执导的《英雄无泪》《笑匠》《两只老虎》全扑了。其中,《英雄无泪》属于“嘉禾”出品,扑了这一部之后,吴宇森就被扫地出门。只好转身投奔了“新艺城”,结果“桥王”黄百鸣为他编剧,依旧没能火起来,吴宇森到了思考人生的时刻。最后,投奔徐克的“电影工作室”,那才是吴徐真正合作的开始。吴宇森在徐克的支持下,转型拍摄了《英雄本色》,一个大家熟悉的吴宇森才是真正立了起来。不过,两位大牛之间的矛盾也在拍完了《英雄本色2》爆发了,吴宇森愤而出走,徐克只好自己去执导了《英雄本色3》。这是后话了。

时间回到1983年。“嘉禾”听了吴宇森的推荐,邀请徐克前来拍片,而且“嘉禾”的好处之一,在于给导演以很大的自由,听从他们的内心,去让他们拍他们想拍的影片。

徐克,这次拿出来的,是自己碎碎念的作品,《蜀山剑侠传》。

对于这部煌煌原著,不仅仅是徐克儿时最喜欢的武侠巨著,对于老一辈的邹文怀、何冠昌来说,更为熟悉,因为那是他们年轻时最流行的时代佳作。那影响力,就像《三体》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。还珠楼主李寿民自1932年开启的这部武侠巨著,其中仙侠、修仙、元婴、化神、渡劫、飞升等概念,影响至今。

按说,这种旧时期的作品,拿到现代来改编,会不会不合时宜,是“嘉禾”高管们该考虑的问题。

但刚巧不巧,1982年的暑假档里,“嘉禾”推出的《奇门遁甲》,“邵氏”推出的《如来神掌》两部片,不约而同,全是奇幻玄幻系,尽管没有大爆,但最终表现也不算差,双双打入年度票房榜前十五名。要知道,那一年香港电影猛片如云,像《最佳拍档》《龙少爷》《难兄难弟》《少林寺》《投奔怒海》《提放小手》《十八般武艺》《败家仔》,哪一部不是影史经典。《奇门遁甲》《如来神掌》,本身也是经典,拍得相当好看了。

所以,面对1983年的票房大战,“嘉禾”对徐克拍摄《蜀山》开了绿灯。

不仅如此哦。

前面大公说了,“嘉禾”将聚集“新艺城”出品的《最佳拍档》的作品《奇谋妙计五福星》放到了1983年的暑假档,最终拿到了2199万票房,没有赢过竞争对手,但是票房表现也相当漂亮。

当“嘉禾”听说“新艺城”要开拍《最佳拍档2:大显神通》并放到春节档上映时,“五福星”系列的第二部已经来不及了,为了狙击“新艺城”,怎么办?

正好,这个时候徐克送上门来。你不是“新艺城七怪”之一嘛,正好你上。来年春节,“新艺城成员”PK“新艺城”,《蜀山》PK《最佳拍档2:大显神通》,这可是一门好生意。

干。

“新艺城”自《鬼马智多星》开始,已经开启了大投资,重特效,用明星战略,走巨头模式。徐克既然已经有了经验,而且大胜,“嘉禾”也没必要拘着,所以《蜀山》上来也是大投资,走巨头路线。

“嘉禾”甩手就给了徐克3000万。

这意味着啥?

要知道,1982年的“嘉禾”,在电影市场一共赚了5000多万港币。

现在一举拿出一半以上的产值,去投资一部难以预测的电影,这背后无疑是对徐克的信任,以及与竞争对手“新艺城”的一次摊牌。

徐克自然不敢怠慢。

夏秋之际拿到片约,春节档就得上映,时间紧,任务重,赶紧得抓紧干了。

有钱,自然推动得快,动员令也快速发出。演员阵容上,“嘉禾三宝”来了“两宝”,元彪当仁不让番一,整个故事都围绕他展开。洪金宝因为分身乏术,只是客串,但角色起到的作用可不小,甚至还成了连接徐克两版《蜀山传》的唯一角色。

此外,还请来了“秋官”郑少秋来饰演真正的男一号。

嗯,元彪看似男一,他在故事中更类似视点人物。影片中最具风采、仙气飘飘的人物当属于郑少秋。

倒是另外一位大咖刘松仁,在片中的形象有些逊色,尽管他饰演的是一位大宗师,但完全不如后来在《鹿鼎记》《方世玉》里的形象动人,造型就很拉胯,一个小平头非要说是和尚,不知道徐克咋想的。徐克少有地没有用对人。

除了郑少秋、刘松仁,还有徐少强,《蜀山》一举集中了“TVB三大将”。此外还有当红女星林青霞、李赛凤和翁倩玉。

还有长得很像元彪的孟海。这可是早在李小龙时代,就被李小龙看好的年轻演员,出演过李小龙执导的《龙争虎斗》及李小龙力挺自己发小小麒麟的影片《麒麟掌》。

这阵容,在当时绝对够强了,属于顶配。

编剧是司徒卓汉,徐克的老搭档,从《地狱无门》开始合作,后来的《第一类型危险》《鬼马智多星》,乃至于后来的《上海之夜》,编剧都是他。不过,跟随徐克进入嘉禾以后,他开始转作跟刘观伟合作,打造的《僵尸先生》《灵幻先生》也是经典。而且,与洪金宝合作过多部电影作品,包括《福星高照》《夏日福星》《飞龙猛将》《一刀倾城》《黄飞鸿之西域雄狮》等。

对于《蜀山》的故事。我们都知道了,徐克往往是拿了原著,不是为了还原原著精髓,而是想要讲一个自己想要的故事。原著只是给他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而已。

因此,这部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并没有遵循原著,而是一部类似于同人作品的故事,原著的主角李英琼,在本片中被改作李亦奇,由翁倩玉饰演,一出来就是已得道的仙姑形象,戏份很少。

“天下未乱蜀先乱,天下已治蜀后治。”

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就秉承这一逻辑,讲述五代十国时期,蜀地同样四分五裂,军阀混战,在西蜀兵营做探子的小兵狄明奇(元彪 饰)被乱军追杀,误闯入了魔教禁地。

在那里,狄明奇遭遇鬼魅,恰好被路过此地的南海派剑客丁引(郑少秋 饰)出手相救。狄明奇想拜丁引为师,遭到拒绝。

丁引离开后不久,血魔护法突然显现。昆仑派掌门人晓如(刘松仁 饰演)和他的徒弟一真(孟海 饰演)也来到此地,与返回的丁引一起大战血魔。

结果,晓如被血魔附体,危在旦夕。

这时,赶来的长眉道人(洪金宝 饰)用神器将血魔的元神封印,但是七七四十九天后,天上北斗七星移位之时,神器就会失去威力。

丁引带领狄明奇、一真前往瑶池仙堡求堡主(林青霞 饰)为其疗伤。

结果,晓如刚刚被治好,丁引接受狄明奇为他的弟子,在拔剑展示时,不料此前被刺中的血魔的精血藏于丁引的剑中,趁拔剑的间隙瞬间附体丁引。

众人只得再次返回瑶池仙堡,希望堡主施救丁引。但是此前堡主为救晓如已经耗尽了功力,她打算将丁引冰封,等元气恢复后再救。

可是,此时的丁引已经走火入魔,冲破冰封离开。

为了救丁引,同时也是为了彻底打败血魔。狄明奇、一真和瑶池仙堡弟子若兰(李赛凤 饰演)决定前往峨嵋山上的天刀峰,去寻找侠女李亦奇,向她求取紫青双剑,好彻底斩除血魔。

天刀峰是通往魔界的入口,这里由天刀老人(徐少强 饰演)镇守。

而丁引被血魔附身后,也来到了天刀峰。

血魔附体的丁引想要阻止紫青双剑合璧。众人与其大战了三百回合。最后,赶来的瑶池仙堡堡主为了阻止丁引,与他同归于尽。

最终,紫青双剑正式合璧,消灭了血魔的元神,天下又恢复了太平。

影片出场人物众多,尴尬之处在于人物背景交待的不是很清楚,导致故事显得有些凌乱。尤其是现代观众对于还珠楼主的原著大都不甚了解。这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,最终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的票房只有159万,位列当年票房榜第79位,凄惨无比。

按说,“嘉禾”高层应该对徐克恨之入骨,简直是“新艺城”派来的卧底,故意让“嘉禾”血亏的。

可是,“嘉禾”却没有这么想,反而在看完样片之后,立马决定扶持徐克独立。

还记得“嘉禾”的发家本领之一吗?就是给有实力的演员/导演以空间,成立子公司。李小龙成立了“协和”,许冠文成立了“许氏”,洪金宝成立了“宝禾”,成龙成立了“拳威”,都是如此,“嘉禾”看过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的样片,立马拍板,支持徐克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。

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上映后赔了,也没有关系。徐克返身回到“新艺城”之后,执导的《最佳拍档3:女皇密令》不就立马赢回来了吗?而且占据了1984年的年度票房榜冠军。

徐克的实力,还是有的,支持。

所以,徐克也是在拍完《最佳拍档3》之后,正式向麦嘉提出要离开“新艺城”。结果,幕后大老板“金公主”雷觉坤出面挽留。一番谈判之后,最终决定徐克可以独立,成立“电影工作室”,在体系上依旧属于“新艺城”,但是可以绕过“新艺城”直接向“金公主”汇报工作,“金公主”也可以独自投资“电影工作室”的影片,不受“新艺城”干预。

就这样,徐克的“电影工作室”既得到了“金公主”及“新艺城”的支持,又得到了“嘉禾”的支持,徐克想跟谁合作就跟谁合作,保持了极大的独立自主性。像徐克执导的《梁祝》及《黄飞鸿》系列就是“嘉禾”与“电影工作室”联合出品,《打工皇帝》是“新艺城”与“电影工作室”联合出品,而《英雄本色3》《棋王》又是“金公主娱乐”与“电影工作室”联合出品的作品。

“嘉禾”赌得就是徐克的执导能力,事实上他们也赌对了,后来的《黄飞鸿》系列就让“嘉禾”赚大发了。

可是,明明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赔了那么多。“嘉禾”还毅然决然地看好徐克呢?

因为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的确拍得好,开启了香港电影特效的新纪元,是一部里程碑一样的作品,为香港电影,为“嘉禾”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。邹文怀与何冠昌是识货的。

实际上,深入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之中,会发现徐克与他的处女作《蝶变》一脉相承,他骨子里根本就没有变。

两部片,都是徐克儿时武侠梦的直接显化。

《蝶变》是努力将武侠中的飞檐走壁写实化,用科技的形式去阐释,片中米雪的轻功直接表现为拉了飞索在空中荡,反派张国柱的金钟罩铁布衫真的是穿了一件铁甲衫,还有所谓的内力深厚打哪哪爆炸的现象不过是火器击发的效果。等到了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,徐克变了一种形式,他依旧运用了高科技的形式,但是表面上看不出来了,不是显性的,而是隐身在背后,毕竟这是一部仙侠片,片中角色需要飞来飞去,打斗也需要修仙的效果,徐克都用最新技术去呈现,但是他做的一切都是让这些效果看起来很自然,很真实。

为了真实感,徐克在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里大量采用了敦煌壁画里的飞天造型,让林青霞等人的造型看起来漂亮极了,宛若天仙,美极了。

从《蝶变》到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,相同的都是运用了新技术,但呈现形式上,徐克汲取了教训,让特效服务于剧情,让观众被影片中的奇观所吸引,尽量融于情节之中,而不是惊异于外在表现形式,不再力求写实,只求唯美。

正是徐克展现出来的导演手法,以及技术运用的经验,让“嘉禾”受益匪浅,因此决定支持他独立,支持他成立电影工作室。

毫无疑问,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开启了香港武侠电影的新纪元。

2001年,徐克的创作遇到了瓶颈,他需要寻求新的突破时,再次想到了《蜀山剑侠传》。于是,又一次改编这部小说,拍出了《蜀山传》,而且汇集了郑伊健、古天乐、张柏芝、章子怡、吴京、林熙蕾、洪金宝、谭耀文等当红演员,想要再次开辟武侠玄幻新局面。

这部新作,并非对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的翻拍,而是一部平行作品。顶多,算是前传。严格意义上来说,TVB出品的电视剧《蜀山奇侠》《蜀山奇侠之仙履奇缘》与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的联系倒是更紧密一些,内容都围绕着主角人物丁引展开,都脱胎于原著《蜀山剑侠传》中的邓隐。

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里的李亦奇已经功成,只是在坐守昆仑,护卫着紫青双剑。而在《蜀山传》里张柏芝饰演的李英奇,则是李亦奇的年轻时态。尽管两个人的名字不同,但都改编自原著里的李英琼。而且洪金宝在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里饰演的长眉道人,在《蜀山传》里变成白眉道人,两人的装扮及眉毛的作用,倒是一模一样。你说他们是同一个角色吧,名字上又不是,说不是吧,又紧密相连。就像《龙门飞甲》说是《新龙门客栈》的续集吧,人物名称上又对不上,只能说是精神续集。《蜀山传》就是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的精神前传。

但是,同样的问题再次显现,就是影片中出场的人物众多,他们的背景观众不清楚,于是故事看起来乱糟糟的。结果,影片投资高达8000万至1亿港元(约合人民币7200万-9000万元),而全球总票房仅约3000万人民币。香港票房为1170万港元(约合人民币1050万元),位列2001年香港华语片票房第十名。远未达到成本线,巨亏。

篇幅问题,《蜀山传》的细节就不聊了。

问题在于,20余年过去,只要提到奇幻类电影,《蜀山传》都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。而且,这些年过去,尚无任何奇幻类影片,能够超越《蜀山传》,能够超越徐克。

徐克,用他一己之力,从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到《蜀山传》,将中国奇幻类电影从起点到高峰,独自走完了整个进程。

当然,说起徐克的“奇幻电影三部曲”,还要加上《青蛇》。其实,他的名下还有《倩女幽魂》系列,但这个系列里他是老板,而不是导演。这里只说徐克导演作品。其实,《梁祝》也算得上是奇幻片,但是它更偏爱情片,远离武侠风,也就不算了。

相对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与《蜀山传》的晦涩难懂,《青蛇》就容易懂很多,它也是三部曲里最通俗最酣畅的一部影片。

“玄幻三部曲”,恰好是徐克人生阶段的三种思考。

1982年的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,徐克还掺杂了一些入世的思考,讲的是消灭血魔元神,为的是天下太平,扫清寰宇。

1993年的《青蛇》,讲的主题已经变成女性成长,通过小青来追求独立的人格,讲不依附不攀附,要勇敢决绝,杀伐果断,看破红尘,了却残生。

2001年的《蜀山传》,则更为内指,讲的是爱与孤独,是爱的纠缠与舍弃,李英奇与玄天宗,亦师亦友,更是爱情缠绕,生生死死二百余年,爱,在心中,伸手不可触摸,偏偏又如此真实的让人心碎。

这部片的精神内核,恰好是1.初出茅庐心怀天下,2.追求个性卓越,3.唯爱永生,越来越向内,越来越深沉,正好成为一个整体,建立了一个徐克的修心宇宙。

这么多年过去,除了徐克,再也没人能够达到徐克的高度,无论是精神内核,还是技术层面,更或者是想象力层面,再也没人能够拍出这样的作品了。

你可以把三部曲当成是玄幻片,也可以当作是另类的武侠片。无论从哪个角度,徐克都做到了别的华语导演未能企及的高峰。

乌尔善拍过《画皮》,拍过《寻龙诀》,拍过《封神》,但是他达到徐克的高度了吗?技术层面,可能摸到了徐克的边边,精神内核上,就远远不如了。

至于陆川,他拍过《九层妖塔》,拍过《749局》,他能达到徐克的高度吗?估计这个问题被问出来,本身就是一个笑话。大家心目中,他为徐克提鞋都不配吧。

但是吧,《蜀山:新蜀山剑侠》与《蜀山传》还真的是故事层面不太好看,大大限制了影响力,使得这两部成熟度非常高的作品,最终曲高和寡,独孤求败。

这大概就是徐克的特点吧,在技术层面,他是一流的,在讲故事层面,他又是远远不如的。

这里,跨越式地一举聊完了徐克的“玄幻三部曲”,接下来让我们回到当初,看看他刚成立“电影工作室”时的表现如何吧。

有了自己的公司,任性的徐克,选择两条腿走路,一边是自己执导,他选择写实路线,先后执导了《上海之夜》《打工皇帝》两部以写实为基础的文艺片,然后又以监制的身份,力助吴宇森拍出了《英雄本色》三部曲。

“电影工作室”,在徐克的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下,很快就站稳了脚跟。当然,也埋下了危机,与吴宇森的决裂就是证明。

具体是怎么回事呢?

投稿、合作、加入读者群

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:http://182.44.5.115/yule/1755302502a31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