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片片,精彩绝不错过
今年的暑期档电影真的真的真的非常逆天!
质量十分过硬,光评分超过
8
分的,就已经有
4
部了。
惨淡了好几年的
“成龙电影”,在这个档期
已然
口碑逆转。
但如果和
2023
年的暑期档进行对比的话,你又会发现这个暑期档非常极其特别邪门。
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夏天。
在 彻底结束后的第一个暑期档,在一众不看好的目光中,接连出现悬疑爆款《消失的她》;
现实题材《孤注一掷》《八角笼中》
;
以及制作精良的史诗大片《长安三万里》《封神第一部》等。
如果我们将
2023
年与
2025
年的暑期档,当作两军对垒阵前斗将做个比较,你会发现这两个档期阵容很像,但票房却差得非常大。
23
年暑期档最让人意外的黑马,当属陈思诚编剧、监制的《消失的她》。
这是陈思诚模式的集大成者,翻拍剧本
+
悬疑反转
+
架空东南亚背景
+
社会议题,形成一套流水线的电影制作方式。
《消失的她》放在悬疑领域只能算质量刚合格,某瓣至今也仅有
6.1
分。
但这部电影恰好踩中了
23
年的东南亚热点,且片中设置大量社会议题引爆了互联网的讨论,最终拿下
35
亿票房。
今年陈思诚又推出了一部悬疑片,《恶意》。
同样是
6.1
分,同样是流水线制作的合格商业片,但票房止在了
2.5
亿,连《消失的她》零头都不到。
23
年的时候,涌现出很多现实题材作品,比如王宝强的《八角笼中》,拿下了
22
亿票房,成绩着实不错。
还有申奥导演的犯罪片《孤注一掷》,借东南亚电信诈骗的题材,拿下
38
亿票房,某瓣评分
6.8
。
2025
年暑期档,现实议题已经成为一种经典元素,融入每一部电影中。
但仍有几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,称得上是现实题材。
比如犯罪片《酱园弄
·悬案》,虽然还在上映,可票房已经没什么波澜,基本定在了
3.7
亿。
相比
5
个亿的制作成本,《酱园弄·悬案》算是亏麻了。
另一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战争电影《东极岛》,上映后也引发了很多争议。
从影片中大量水下实拍的镜头以及呈现的视觉效果看,投资成本绝对不低。
然而
目前预测票房仅有
5
个亿左右,大概率也收不回成本。
唯一赚钱的现实题材,应该只有《南京照相馆》。
它是这个暑期档少有的爆款,也是今年第三个票房超过
20
亿的电影(前两部是春节档的《哪吒
2
》和《唐探
1900
》)。
不过个人认为《南京照相馆》值得更高的票房。
毕竟
23
年的时候,
申奥的
《孤注一掷》用
8000
万的成本拿下了
38
亿票房,而《南京照相馆》成本高了一倍,预测票房也才到
32
亿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算是今年少见的
“有口皆碑”型电影,
可惜
碰到这不景气的年份,也很难创造啥票房奇迹。
除了陈思诚与申奥,还有一位导演打满了
23
和
25
两场暑期档大战。
大鹏,
2023
年凭《热烈》 题材电影都拿到
9
亿票房,而今年自导自演了古装大片《长安的荔枝》,却只拿下了
6
亿票房,够呛能超
7
亿。
要说质量,《热烈》与《长安的荔枝》都不错,《长安的荔枝》凭借
高投资,大制作
还能更胜一筹。
结果受到剧版《长安的荔枝》负面影响,再加上大鹏团队营销的
“合家欢”电影方向,导致
影版《长安的荔枝》票房不理想。
(自《煎饼侠》后,大鹏导演作品质量都还不错,但未有一部票房过
10
亿)
除了这几位导演,追光动画也是暑期档常客。
2023
年,追光动画推出历史题材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,以
18
亿的票房成绩,成为现象级的作品。
片中以浪漫化的方式,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
“绣口一吐,便是半个盛唐”。
本以为这会是中国动画电影又一个新阶段的开始,谁成想
18
亿已经是追光动画的巅峰成绩了。
今年暑期档追光带来了《聊斋
·兰若寺》。
片名看着像是要讲
“兰若寺”中聂小倩与宁采臣的故事,实际讲的是“聊斋”。
这部电影用蒲松龄在兰若寺讲故事的形式,拼盘了五个独立的聊斋故事。
简而言之,这不像是一部完整电影,倒像是一部短篇合集。
《聊斋:兰若寺》
2
亿多的票房,已经证明追光动画今年拉了个大的。
当然按照追光一贯风格,每当拉了坨大的后,下一年十有八九会整一个好的。
不过今年的动画之光,的确与动画短篇集关系匪浅。
23
开年时刻,短篇集《中国奇谭》其中一篇故事《小妖怪的夏天》爆红全网。制作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那时,就定下了要制作小妖怪的电影版。
于是就有了今年这部《浪浪山小妖怪》。
这可能是
2025
年暑期档票房上最令人欣慰的事情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最初预测票房才
2
亿多。
随着口碑发酵,现在的总票房已经超过
6
亿,预测会达到
17
亿。
虽然很可能还是超不过《长安三万里》的票房,但
17
亿放今年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。
国产片的惨淡,也体现在引进片的票房升温。
2023
年好莱坞电影在国内全线崩盘,像《变形金刚:超能勇士崛起》《蚁人与黄蜂女:量子狂潮》这类烂片暂且不说。
质量不错的《蜘蛛侠:纵横宇宙》《芭比》和《奥本海默》都只有几个亿票房。
有
2023
年的惨淡映衬,
2025
年暑期档的引进片看起来日子稍微过得好了点。
优质爆米花电影《
F1
:狂飙飞车》目前有
4
亿票房,低质量的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竟也有
5.6
亿票房。
谍中谍系列,
23
年上映的第
7
部才
3
亿票房。而今年的《谍中谍
8
:最终清算》却拿下了
4.6
亿票房。
些许的升温,倒不是好莱坞电影变好看了,纯粹就是国产片的竞争力相较于
23
年下降了。
这不禁让我疑惑:
同样一批导演,类似的题材,挑大梁的也都是中生代有实力有流量的演员,为什么
2023
年暑期档能创下
206
亿的票房纪录?
而
2025
年的暑期档凄凄惨惨,都快到尾声了才庆祝总票房超过
90
亿。
一个档期的票房比不上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一部电影。
难道说两年过去了,进电影院的观众又换了一茬吗?全体观众的口味又变了吗?
具体是什么原因,就留各位在评论区各抒己见了。
反正我觉得,观众不肯花钱买票,这问题肯定不是出在观众身上。
2023
年暑期档能爆,有其特殊性。
比如之前的 导致很多电影积压,一股脑放出来就产生了百花齐放的效果。
而电影人们没看到
“百花齐放”,只看到高票房的那几个要么是话题电影,要么是史诗大片,便纷纷跟进。
可拍大片门槛很高,而话题电影在泛滥后也容易引起观众反感。
很多跟不上时代的创作者在跟风大潮中邯郸学步,最终被时代抛弃。
于是我们便看到观众对如今大部分电影都不买账,电影大盘遇冷,仅靠几部高质量佳作撑着体面。
(
目前的
2025
年度票房前五,票房过
10
亿的仅
4
部
)
今天就到这里。
拜了个拜
~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编辑:
烷烃
看完还不够
,点击回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