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载来源:十点读书会(sdclass)
一篇控诉声明,将赵露思与公司银河酷娱的合约纠纷摆到了台面上。
8月2日,赵露思突然发博控诉其经纪公司,放出狠话。
“不要你们封杀我,我不干了。”
她的控诉核心,主要集中在三点:
一、年初赵露思抑郁症发作无法工作,公司承诺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,结果没有兑现。
二、未经她本人许可,擅自划走工作室账面上的大额资金。
三、公司把控工作室运营权,还“威胁”赵露思可能会被封杀。
最后她附上了一张与公司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,以及确诊重度抑郁和重度焦虑的测评结果。
这场“解约风波”闹上热搜,银河酷娱发布声明正式回应,表示“深感震惊和突然”,希望赵露思不要再发布语焉不详的内容,引发过多猜测。
这篇声明却仿佛点燃了赵露思的逆反之心,她接连几天开启直播继续声讨,大有一种彻底撕破脸面的架势。
然而这种借用舆论之势讨公道的做法,并没有为赵露思赢得想象中的怜爱与同情,反倒是掀起了新一轮的争议风暴。
在争议声中走红的赵露思
18岁那年踏入娱乐圈的赵露思,应该不会预想到九年后的自己,会以一种近乎难堪的方式与老东家决裂。
2016年,气质甜美清纯的赵露思在银河酷娱制作的综艺《明星大侦探》中亮相,被主持人汪涵亲切地称呼为“干女儿”。
期间汪涵有意关照,多次将话题抛给赵露思,并随后引荐她上了自己的另一档节目《天天向上》。
作为新人能在知名综艺节目频频刷脸,足见银河酷娱对赵露思最开始的全心栽培。
然而作为一家综艺发家的经纪公司,其无法提供优质影视资源的短板也显而易见。
想要成为演员的赵露思与大多数新人一样,有过在各大电视剧中担任配角的时期。
不过没多久,赵露思便开始专攻小成本网剧。
2020年,她凭借《传闻中的陈芊芊》中古灵精怪的“陈芊芊”一角成功爆红,也由此奠定了“甜宠剧担当”的位置。
随着知名度的提升,赵露思被腾讯等大平台看中,开始参与更多大制作的电视剧。
《长歌行》中,她饰演的公主“李乐嫣”,性格单纯善良,纵然经受再多磨难,依旧没有丢失心底的美好。
《星汉灿烂》中,她诠释了不受偏爱却始终坚韧的“程少商”,从最初叛逆闯祸的野丫头慢慢蜕变,开始懂得爱与责任。
赵露思凭借清新自然的演技,一步步获得观众的认可与喜爱,并与虞书欣被网友纳入95花第一梯队的流量小花。
与此同时围绕在赵露思身上的争议声,也未曾停歇。
其中被提及最多的,是对其外貌的争议。
她与虞书欣、白鹿、杨紫曾被评为“四大普女”,被大众质疑其颜值无法适配古偶女主。
而身处舆论中心的赵露思,显然无法淡然处之。
今年出席活动的赵露思,与刚出道时的形象对比有了明显的变化,整个人的气质愈发成熟,五官变得立体,也由此陷入了“整容争议”。
粉丝对外的解释是“赵露思自己化妆而导致的变化”,并留言希望她聘请专业的化妆师。
面对铺天盖地的群嘲,赵露思依旧我行我素,并发文坚持“爱化,要化一辈子”。
这种凡事随心的风格,注定了赵露思会按自己认定的规则去行事。
凭借“甜妹”标签尝到甜头的赵露思,并没有像其他演员那样陷入角色同质化的烦恼。
在这几年上映的《偷偷藏不住》《神隐》等剧中,赵露思热衷于在角色处理上压低声音撒娇,因此凸显人物的可爱。
但也因此使得台词含糊不清,被不少观众吐槽为“奶嗝文学”,陷入审美疲劳。
纵然如此,在其最新上映的《珠帘玉幕》中,赵露思依旧是那个撒娇的音调,毫无改变。
出道九年,赵露思的一言一行,总能引发外界巨大的关注与审判,这似乎是所有流量明星都难以逃脱的命运。
不同于杨幂赵丽颖选择在争议声中逐渐强大自身,赵露思始终呈现出与外界声音抗衡到底的姿态,哪怕狼狈无比,依旧绝不低头。
而恰恰正是这种“不迎合”,很轻易让赵露思成为被舆论聚焦的靶心,也让争议成了她身上挥之不去的标签。
抑郁疑云
承载过多负面情绪的赵露思,最终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。
去年年底,在《恋人》剧组拍摄的赵露思突然重病入院的消息,登上了热搜。
期间,赵露思“患上失语症”“走路困难”等传闻满天飞,舆论不断发酵。
声称为赵露思好友的博主发文,曝出赵露思曾因试戏失败遭遇公司老板殴打,并被对方以“太胖”等理由打压。
事后老板仅以“喝醉”为由草草了事,给赵露思留下了极深的心理阴影。
随后又一个好友朱锐出来发言,澄清殴打赵露思的公司为前公司老板(赵露思影视经纪权曾委托传递娱乐代理),并晒出赵露思向其求救的聊天记录。
一时间真真假假,难以辨认。
2025年1月1日,赵露思正式发文袒露自己患有抑郁症,并由于亲人去世和患癌的消息病情不断加重。
她在文中承认“曾因试戏失败被老板挨打”,那一次的痛苦情绪始终残留心底,无法消散。
此后赵露思病情的一点风吹草动,都能通过热搜二十四小时向所有人“直播”。
其工作室更是专门剪辑发布了长达10分钟的“养病日记”,记录下了赵露思发病抽搐、痛哭捶腿、练 吃饭等过程。
而赵露思也在修养一个月后,于1月25日正式复工。
如此高频率的曝光,开始让大众舆论出现了微妙的分裂,一部分将自身代入赵露思,认为明星也是普通人,有资格公开讲述痛苦。
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其身为明星,已经享受到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资源,却一再占用公众资源卖惨,有借疾病消费大众同情的嫌疑。
而真正让赵露思路人缘彻底崩塌的,是她复工后参与的首档公益综艺《小小的勇气》。
节目的营销手法,原本应该是呈现赵露思深入农村,热心公益的温情路线。
然而没想到节目开播,却彻底成为了赵露思翻车的纪录片。
其中最备受争议,莫过于赵露思在节目里“何不食肉糜”的种种言论。
当地孩子为了补贴家用摘松茸,只能不顾危险往返于海拔四千多米的深山。
这种迫于生计的无奈之举,落在赵露思的眼中却成为了“很酷的事情”。
村里一个做手工艺品的爷爷,找不到人来传承手艺。
却被赵露思指责“自私”,认为爷爷是不愿意教。
对于没有出过大山的女孩,很可能连上学都成问题,她却问对方有没有拍过艺术照。
等到夜深人静,这些人还得围在一起,听一个光鲜亮丽的女明星讲述自己有多辛苦。
几乎每一句,赵露思都能不着痕迹扯到自己的病情,表达自己有多痛苦。
更荒诞的是,她还对“没有自己房间”的山区女孩诉苦,表示羡慕对方。
理由是她16岁离开家求学,与父母的关系并不算亲近。
直到自己生病后,才真正成为了一家三口。
这段对于原生家庭的控诉,也让不少吃瓜网友感到莫名其妙。
因为此前的宣传通稿里,赵露思是深受家里宠爱的独生女。
赵露思曾在综艺节目里,透露因为自己拍戏不开心,妈妈二话不说就同意赔偿解约,让她深受感动。
这种前后说法的大相径庭,让不少观众质疑赵露思完全将抑郁症当做其作秀的幌子,博取外界的关注。
而随着她在综艺中的争议片段持续发酵,节目最终选择停播。
这种争议本身,是对于明星痛苦表达的双重标准,期待明星真实,却又警惕这份真实的功利性。
真正消耗掉大众耐心的,或许是赵露思始终以自己中心的“受害者叙事”。
她选择把一切曝光,反复述说自己的痛苦与哀伤,却又仿佛没有同理心,看不到别人的困境。
这种执拗将自己伤口撕开暴露于阳光之下的做法,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背负被反复审视的刺痛。
更何况以为自己足够“强大”的赵露思,其实从未做好准备。
解约风波下的困局
很多人说在赵露思的放飞自我中,看到她逐渐崩塌的内心。
《资本论》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资本逐利,50%利润就敢冒险,100%利润就犯法,300%利润就犯罪。”
在娱乐圈犹如流水线运行的造星体制下,资本的本质是利己的,前期砸钱包装、买热搜、推资源,看似是在捧人,实则都是为了把艺人打造成能变现的产品。
尤其是当公司往往只捧出了一个比较知名的明星,那么她所背负的利益捆绑也就越多,如被充当筹码进行资源置换。
像杨幂和迪丽热巴参演的电视剧,往往都会附上“嘉行大礼包”,要求带上同公司其他艺人。
而随着艺人知名度的提升,其选择和心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,这时候就极其考验公司的处理策略。
银河酷娱在对艺人身心健康的关注上,明显是欠缺的。
综合赵露思所提及的细节,公司会因为工作不顺对艺人使用暴力,进行打压。
面对赵露思出现心理疾病,公司的处理手法是“把她锁在酒店驱魔”。
随着这场解约风波越闹越大,明星张芷溪也出来指控银河酷娱存在“毁约”行为。
她希望由赵露思来出演作品,结果银河酷娱要求参与制作,才会同意该条件。
结果在张芷溪同意后,赵露思非但没有出演,银河酷娱还擅自改动了出品方番位。
若上述细节属实,这家公司的专业能力确实会令人存疑。
长此以往,不仅容易消磨艺人对公司的信任,更会给本就情绪敏感、状态不稳的艺人平添沉重负担。
这一点,显然也是赵露思此次将枪头对准公司的原因。
而客观来说,赵露思也并不是百分百“占理”。
从双方的回应可以证实,赵露思上一次与公司合约到期是2023年,之后又续约了六年。
也就是说,双方应该是有过协商并已经达成一致。
赵露思现在想要中途解约,必然需要走法律程序,而她选择跳过规则,靠声讨公司来解决问题显然有点不现实。
对此赵露思的回应是:“打官司是个非常长久的事情,我不想再跟这些人继续纠缠了。”
字里行间,能感受到赵露思对于公司的抵触情绪有多强烈。
作为抑郁症病人,她本身就更容易陷入情绪波动中,无法用相较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。
所以她那些情绪化表达的发文,缺乏逻辑的指控,似乎也就有迹可循。
只是对于大众而言,评判一件事的基础始终是摆证据、讲事实,仅凭几句情绪化的表达,终究难以让人真正信服。
再加上赵露思身处的环境,是拥护“偶像至上”的粉丝群体,顾忌病情顺着她的父母,以及无意识持续深化“受害者叙事”的朋友。
一圈下来,仿佛没人能真正拉她跳出情绪的漩涡,说服她远离舆论,安心修养。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从这些来看,与赵露思过早被推入名利场,未曾建立起内心秩序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她仰赖于外界的关注,却也无法承受那些尖锐直白的批评,所以为求自洽,用“被伤害”证明自己的真,用“不妥协”证明自己的强,却最终困在了这场与外界的拉扯战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