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手握抚养权却被牵着鼻子走?这家人还要脸吗?” 当张兰在社交平台抛下这句狠话时,网友才惊觉,大 S 离世后的家庭恩怨非但没平息,反而因一桩 “遗产谜案” 彻底撕破脸皮。这场从抚养权争夺升级到财产纠纷的闹剧,如今正以令人咋舌的节奏刷新着公众认知 —— 大 S 生前承诺留给孩子的珠宝不翼而飞,S 妈反复卖惨却被扒出言行矛盾,而张兰一句 “必须报警调查”,直接将这场家庭内斗推向舆论风暴眼。
一、遗产失踪案爆雷:大 S 生前遗愿成空谈?
“我妈说过,那些珠宝以后都是玥儿和箖箖的。” 张兰在汪小菲视频下的留言,像一颗炸弹炸开了大 S 遗产分配的隐秘角落。据知情人透露,大 S 生前热衷投资高端珠宝,部分藏品价值千万,且多次在亲友圈提及 “要给孩子留保障”。可如今,这些本应属于一双儿女的财产却 “人间蒸发”,S 家对此始终避而不谈,甚至在张兰公开质问时,S 妈还以 “孩子需要平静” 为由转移话题。
更刺眼的是法律层面的荒诞:根据继承法,大 S 的子女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,理应由监护人汪小菲协助处理遗产事宜,但 S 家却疑似绕过父亲一方私自处置。有律师在社交媒体分析:“若珠宝确属大 S 个人财产,子女继承权受法律保护,任何一方隐瞒或转移财产都可能涉及违法。” 而张兰的愤怒正源于此 ——“孩子爸爸还在,凭什么让孙辈权益被践踏?”
二、S 家谎言连环翻车:卖惨人设碎成渣
“我每天睡不着,要打强心针才能撑下去……” 当 S 妈对着镜头哭诉丧女之痛时,好友陶晶莹的爆料却让这场苦情戏秒变喜剧。小 S 被拍到在女儿画展上与宾客谈笑风生,S 妈更是全程陪同外孙女,画面里的 “精疲力尽” 荡然无存。更讽刺的是,此前 S 妈声称 “大 S 下葬时孩子都来了”,却被狗仔葛斯齐甩出汪小菲的聊天记录 ——“根本没收到通知,孩子全程不知情”。
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并非首次。台媒曾曝光马筱梅限制孩子去范玮琪家,S 妈立刻化身 “悲情外婆” 控诉 “见不到孙辈”,但转头就被网友扒出她此前拒绝汪小菲带孩子回北京的聊天记录。“一边消费逝者博同情,一边把亲外孙当流量工具,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?”有网友犀利点评,S 家反复在 “卖惨” 与 “炒作” 间横跳,早已让公众同情消耗殆尽。
三、孩子成最大牺牲品:亲妈葬处都不知的荒诞现实
“两个孩子到现在都不知道妈妈葬在哪里。” 张兰的这句话,戳中了这场闹剧里最残忍的角落。据知情人透露,大 S 离世后,S 家未告知汪小菲下葬的具体位置,甚至在孩子生日时,也没有任何亲属送上祝福。更令人唏嘘的是,具俊晔的 “继父付出” 被 S 妈反复强调,而亲爸汪小菲的探视权却被变相阻挠,两个孩子夹在中间,成了恩怨博弈中最无辜的棋子。
马筱梅的态度则形成鲜明对比。有媒体拍到她亲自陪孩子写作业、限制电子产品使用,甚至为了孩子作息推掉商业活动。“比起嘴上说爱,马筱梅的陪伴更实在。” 不少网友感慨,当 S 家在镜头前上演苦情戏时,真正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正在默默付出。
四、全网喊封杀:流量时代的道德底线在哪里?
“汪小菲包机被封号,S 家撒谎炒热搜却没事?” 当葛斯齐晒出 S 妈 “睁眼说瞎话” 的证据时,舆论彻底炸锅。有网友统计,自去年大 S 离世后,S 家相关话题登上热搜超 20 次,从 “具俊晔打碟” 到 “小 S 醉酒发言”,每一次争议都伴随着流量暴涨。而张兰点赞的 “封杀 S 家” 评论,更道出了公众的疲惫 ——“家事闹成全网闹剧,消费逝者消费孩子,这样的行为不该被纵容。”
但也有声音呼吁 “体谅丧母之痛”。心理专家指出,S 妈反复炒作或许源于创伤后的情绪宣泄,但将家庭矛盾公开化,最终伤害的仍是孩子。当大 S 生前 “放下恩怨” 的遗愿被抛诸脑后,这场以爱为名的撕扯,早已偏离了守护的初衷。
夜色下的台北与北京,隔着海峡的两个家庭仍在舆论漩涡中拉扯。大 S 的珠宝能否找回?孩子的抚养权之争何时休?当 S 妈再次发长文 “诉说委屈” 时,评论区的高赞留言写着:“与其消耗公众同情,不如想想怎么给孩子一个平静的童年。”
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里,或许只有那个被遗忘的遗愿值得追问 —— 若逝者泉下有知,看到亲人因利益与流量反目,是否会后悔当初将家事暴露在聚光灯下?而这场闹剧的终局,究竟是法律给出公正裁决,还是舆论倒逼双方收手?我们,且拭目以待。